4 min read

1000小食报 #7 一封饭桌上的展览邀请

1000小食报 #7 一封饭桌上的展览邀请

《1000小食报》的读者:中秋快乐!不知道你计划如何度过这个节日?

这一期的《1000小食报》是一封饭桌上的展览邀请——过去三周,我在北京筹备的一场关于「饭桌」的展览也在中秋跟大家正式见面了!

关于展览:为什么要做一场饭桌上的展览

昨晚在布展尾声,我一个人待在 Cafe Duet 收拾物料,一个男生声音从门外传进来并逐渐放大:「小样姐!我们是不是第一个来看展的」——原来是学弟,他和女友在福州跟我都是一个高中。他甚至跟我大学在一个学院,可此前我们甚至没有单独说过话。

他很快地把展览巡了一遍开始和我聊天。「我特别好奇,你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?之后会变成什么样?」关于我做本土饮食文化,从哪开始,又往哪去的问题几乎贯穿了我们整晚的对话。

他指着旧时家宴的老照片,记忆在一刻之间被点亮,他滔滔地说起故乡「福州长乐」的记忆和在北京生活的饮食体验,对着一墙来自各地投稿的《1000小食报》接连地提出问题,说从来没想过食物对我们的塑造有这么深。

作为展览的策划者,我也亲眼看到了一个人因展览将自己记忆打开、甚至再反思的过程。我们聊着这几年的生活,以及对饮食文化的看法,对话一直持续到晚上 11 点。

虽然已经极度疲惫,但我仍感到幸福。这种幸福来自创造了一次人和自己家乡重逢的契机。

他还教我用长乐本地福州话念了布置展板上的一些句子。对于「乡音」我第一次有这样真切的感受(👂点击下方链接听:)

以前吃的食物没有现在这么好,但是那时候很快乐。

这场展览将持续到 10 月 5 日,如果你在北京欢迎来看。如果遇见的话,也很希望我们可以好好聊一聊。

继续征集「饭桌上的家」

之前跟大家征集饭桌的记忆,我选择了近 20 条故事重新编排成一份份来自全国的《1000小食报》。出来的效果也让我自己感到惊喜——用略显郑重又有一些年代感的形式来呈现个体的饭桌叙事,其中有我所相信的个体价值,又存在着记忆带来的距离感。

这也启发我持续做「饭桌上的家」的内容征集,随着更新持续印制出这份来自全国的小报。

征集内容:

  • 你的家乡在哪?你现在在哪?
  • 分享一张属于你的「饭桌上的家」的照片,或者用文字描述一段饭桌记忆。
  • 如果选择一道菜,或者一种食材,或一种调味来代表你的「家」,你会想到什么?

你可以直接回复邮件来信,也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发送素材。关于《1000 小食报》和展览,如有任何感受和想法也欢迎与我交流。

订阅地址

由 Young 编辑的《1000小食报》:https://1000xiaoshibao.com/

查看往期:

#1 在福建,每一滴雨都是一朵海蜇皮。

#2 越侨咖啡,时间的玫瑰

#3 味觉记忆不见得从味觉开始

#4 失恋的福建厨师不要进厨房

#5 家——需要一种深入的解释

#6 人要创造「移动」的能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