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 min read

来自快 30 岁的小样的一封信

来自快 30 岁的小样的一封信

Hi!这是来自《1000小食报》编辑小样的一封个人简讯。

整个九月我在外待了近 20 天,这周回到北京终于能够停歇下来整理一番,而明天就是我 30 岁的生日啦!这应该是第一次跟人预告自己的生日,倒不是为了提醒祝福,只是想自己感受一下,迎面 30 的心情。

我也知道,过完明天做核酸的时候,工作人员每次把手机翻过来让我核对身份证信息,我都会感受到 30 岁的心情,每三天就可以感受一次。

最近和搭档 YAN 一块儿做完核酸,我跟他感慨道:小时候的我想象自己快 30 岁,一定不是现在这样的。

那么,快 30 岁的人是什么样的呢?

是站在演讲台仍然会紧张到卡壳的大人啊。上周日,我站在「一席」的演讲红地毯上分享我和「1000小食」的故事。

图片来自 一席

从接受邀约、准备讲稿到飞到厦门,站在闽南戏剧艺术中心剧场的舞台中心演讲,不过短短一周内发生的事。整个过程中有通宵写稿的疲惫,有家事带来的情绪波动,有因不满于自己备稿的沮丧,也有对辜负期望的忧虑……

最终化解这一切,让 1000小食的演讲得以顺利完成的,是 YAN 的全程陪伴和督促,还有负责演讲策划的挠挠一直跟我说,「你没问题的」。

快 30 岁的人,仍然会想要把自己的信念传递给很多人。我能够去克服种种不安,包容自己不尽完美的表现,根本上还是因为自己太想让自己相信的事被了解,太想让它们真的发生。最终是「想」打败了「怕」——快 30 岁还很固执的人,也挺可怕的 :P

图片来自 一席

快 30 岁的人要习惯面对「你怎么赚钱」的问题。「1000小食」从去年作为个人项目探索起,我就开始回答「你会焦虑吗」、「这是在为爱发电吗」、「你想过如果有一天不做是什么原因」以及直截了当的「收入模式是什么」这样假设或有或无的问题。

和过去一年相比,最近遇到这类问题时,我会开始尝试讲述对「1000小食」商业化的构想,如果对方愿意讨论,甚至针对性地提出建议,于我而言自然是收获;要是对方不置可否,就提醒自己先做再说。

创业这两字,我最近才愿意承认它在发生,「1000小食」的商业化探索也才刚刚开始,我们甚至还在为迈出第一步找鞋子——找一双能走长路的鞋子。

快 30 岁的我依然在好奇,投入于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问题。回想整个九月的高光,我会想起中秋夜晚在水中看到的月亮。那天我和 YAN、还有在杭州全程陪同协助的思遥,从杭州市区驱车三十多公里到富阳,只为了探寻富阳街头是否还存在真正的木莲豆腐。

图 / 前往富阳的一路看到很美的夕阳

真是个因为投入而感受到纯粹快乐的夜晚。

在富阳的体育中心里,两个男生光顾着奔向第一家木莲豆腐摊而把我落下老远;后来在街头遇到富阳当地老人,给我们指出马路对面有八百年历史的古桥上,就长着我们寻找的薜荔(木莲果),随即三个人快速蹬上古桥,用手机电筒探照,最终找到树叶间遮掩的薜荔!就在那刻,原本被云朵遮掩的满月,也显露出完全面目,桥上俯身找薜荔果的我们也「捞」到了水中月。

图 / 在临近水面的位置找到了木莲果

第二天,我在杭州 abC艺术书展的「在地厨房」和 14 位体验者分享了这趟寻找旅程。结束后,有朋友告诉我,分享的部分比动手做木莲豆腐更有意思!

图 / 木莲豆腐「在地厨房」现场

快过生日了,九月还有一些工作。我把在杭州和厦门收集到的七八百张「家庭食谱记录卡」都看了一遍,然后分类整理好。我看到一张写着「鱿鱼汤」的记录,想起这是一个山西的女孩留下的,当时我们还坐在展览的饭桌边聊这碗鱿鱼汤。

我问她,山西怎么会有鱿鱼?她告诉我,这碗汤是她爷爷做的,鱿鱼应该是冷冻的。当我思考着下个问题时,她继续说道:「可能正因为没什么机会吃鲜鱿鱼,才觉得鱿鱼汤难忘吧!」

我们的对话不会仅仅停留在食物——这也是「家庭食谱」存在的意义吧。在一席的演讲上,我分享到:

在与许多人的对话中,我发现有人会说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,所以想不到记录。但家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,对我们每个人而言,至少有两个最重要的「家」,一个是塑造我们的家,一个是我们在努力建设的家。

这也是快 30 岁的我,日渐体会的事。

图片来自 一席

记录也好、连接也好,过去一年让我坚定的心愿是「为离开家的人,在饭桌上建立家」。也很感谢搭档提醒我:建立家并没有「完成时」,是进行时,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下去,「1000小食」也是刚刚开始……

附:一则访谈招募

快 30 岁的我还很喜欢提问题!下月我将参与一个美食类纪录片的用户研究项目。

这个项目是光涧实验室稻来传媒(DOC labs)的合作项目,将通过一对一的深度访谈,理解用户观看纪录片(或纪实类视频内容)的习惯、以及从中获得的乐趣,为纪录片的创作者们提供洞察和灵感。

稻来传媒的团队曾经创作了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前两季、《风味人间》系列以及《纪实 72 小时》中国版。我们正在招募 16 位访谈用户,你可以查看光涧实验室寻找美食纪录片爱好者的招募详情,了解招募条件及报名!

期待你的参与!

订阅《1000小食报》

关注本土饮食,从个体经验和好奇出发,通常每周发出的田野日志。

推荐使用邮件订阅:

https://1000xiaoshibao.com/

查看往期通讯

八月通讯九月通讯十月通讯十一月通讯

十二月通讯一月通讯〡二月通讯春季通讯夏季通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