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0小食报 #10 烟火气是复杂的,是无穷无尽的重复
烟火气并不全是美的、温暖的东西,它是很辛苦的,也是复杂的,是无穷无尽的重复。 ——《早餐中国》总导演王圣志
上周看了两部和食物有关的纪录片,一部是《早餐中国》,一部是台湾人类学者李明璁担当主持的《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》。前者已经播出三季,累计 100 集,记录了来自中国 85 个县市的早餐夫妻店。如果不是因为在朋友家的电视前遇见这部片子,
1000小食报 #9 明天起,随身携带一道家常菜
今天(10 月 5 日)是「饭桌上的家」主题展览的最后一天。这两周因这场展览和一些朋友从网络走到线下,也产生了些重逢的契机。在《1000小食报》九月通讯里,我分享了些来看展、参加家宴的朋友们的反馈。
这场发端于家庭饭桌上的「田野」因人和人的相聚和对话,获得了丰富的语料——尤其是来自个体的家庭饮食经验,
1000小食报 #8 家宴只有开始,没有结束的时间
家宴只有开始的时间,没有结束的时间。
9 月开端,我和负责「饭桌上的家」展览主题家宴的艾丽象、活动场地 Cafe Duet 的主理人 Landy 第一次讨论展览的核心。我们聊到各自对「家宴」的理解——其中说到每回 peaceburg(由身边几个固定朋友组成的小团体)的家宴都会持续一整晚。
1000小食报 #7 一封饭桌上的展览邀请
《1000小食报》的读者:中秋快乐!不知道你计划如何度过这个节日?
这一期的《1000小食报》是一封饭桌上的展览邀请——过去三周,我在北京筹备的一场关于「饭桌」的展览也在中秋跟大家正式见面了!
关于展览:为什么要做一场饭桌上的展览
昨晚在布展尾声,我一个人待在 Cafe Duet 收拾物料,一个男生声音从门外传进来并逐渐放大:「小样姐!
1000小食报 #6 人要创造「移动」的能力
人要創造的不是向上流動的能力,而是「移動」能力,有能力移動,人就可以過想過的生活,那是真正的自由。
这句话出自在台湾基隆港进行田调的人类学者魏明毅,她的硕士研究论文集结成《靜寂工人:碼頭的日與夜》于 2016 年出版。从书籍序言中可以得知,由心理咨询室转向人类学田野的选择并不像预想中那么顺利,要做「自杀」议题的研究预期让她一直无法找到自己的田野。
直到她在整理自己的各种笔记录音时,
1000小食报 #5 家——需要一种深入的解释
在《1000小食报》的 8 月通讯预告了本月的策展项目——尽管列完展览筹备的时间表后,就预见到 9 月前三周颇要经历些不眠不休的日子,但仍希望能全力以赴在中秋给大家呈现这场小展览。所以本月的《1000小食报》内容也会以展览筹备进展为主。
上周主要在做的事是写策展方案,搜集本地伴手礼的供应商,还有跟一起筹备展览的朋友艾丽象、Landy 共同敲定展览中家宴活动的菜单、酒单。
由于没有独立做过策展,
1000小食报 #4 失恋的福建厨师不要进厨房
上周四,在福建茶商聚集的马连道茶城,我和一位在此地经营了 18 年福建菜的餐厅老板娘林姐聊了聊。我们聊天的话题涵盖了她亲见的马连道街区更新、福建茶商近年生意的起落,也聊她经营了 18 年的福建菜餐厅生意和专做闽南菜新店的规划……她说,你在北京找做福建菜的人,尤其在马连道找,找我算找对了。
她给了我一些截然不同的角度,去理解为什么推行「福建菜」是如此困难的事情。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福建菜的「不标准」
1000小食报 #3 味觉记忆不见得从味觉开始
周末邀请线上邻居“peaceburg”的朋友来吃小家宴。其中象和小张是我在福州一中的学弟学妹,他们也是一对从高中就开始恋爱的新婚夫妇。往常 peaceburg 的家宴都在象家,她总是可以干劲十足又轻巧利落地收拾出铺满一整桌的菜,还总能让我们吃到来自福州连江的新鲜渔获。所以决定请他们出来做客时,便想好了菜单的主线——关于我的福州味觉记忆。
朋友们从小家宴散去后,小张在动态中写道:
@小样Young 的家像博物馆,随处可见用心的细节。今天的推门而入像回到了二十年前巷弄里的老家,扑面而来的虾油、
1000小食报 #2 越侨咖啡,时间的玫瑰
一周前,我看到在福州驻地的艺术家 hana 和朋友去了华塑小区里的越侨咖啡。记得第一次带 hana 来这儿喝咖啡时,她就对越侨阿姨用来装饰小店的金色布料产生兴趣,当天下午就去批发布料的台江怡丰市场选购“半旦”布置的样品。
摘自 hana 的手记:
8 月 11 号,和朋友白石来华塑小区的锋咖啡。上个月月末才跟着福州姑娘小样来过,
1000小食报 #1 在福建,每一滴雨都是一朵海蜇皮。
上周和家人吃着回京前的晚饭时,窗外开始泼起大雨。父亲夹起一片海蜇皮,蘸了点加入料酒和白糖的螃蜞酱,提起福建人说“一滴雨就是一朵海蜇皮”,来形容夏天海蜇皮的丰收景象——虽然父亲不自知这句话有多美,但我觉得这就是福建人的餐桌童话。
如果你作为首批读者订阅了这份(计划)每周发出的《1000 小食报》,请将它视作一种“笔记”或者“剪贴报”——所记录和采集的完全是由我个人视角捕捉到的感受、产生了共鸣的素材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