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发布

24
May
1000小食报 #39 夏天不喝白开水

1000小食报 #39 夏天不喝白开水

北京已入夏——从天气预报的数字上感知的。毕竟堂食还未开放,公园、书店与独立小店都是「非必要」的去处,平日除了出门核酸,作为人类并没有什么机会参与刚刚到来的夏天。 直到最近「绿豆汤」开始日渐频繁地出现在我的生活中,它明确地提醒了我:在夏天了。 从在核酸点等待时,听见附近餐厅老板跟社区里的奶奶聊天说「今天给核酸点工作人员送去了绿豆汤」;朋友的家宴收尾甜汤,端出是满满一个养生壶的绿豆汤,没有加糖的味道一下子触动我童年的消暑记忆;
16 min read
11
May
1000小食报 #38 挑食的大人

1000小食报 #38 挑食的大人

五月计划留给自己进行「1000小食」项目的盘点工作,主要是在上周小报里提到的,过去五期「在地厨房」体验的回顾和下步计划;编辑制作 6 月 abC 艺术书展的实体版《1000小食报》,以及拟定新的本土饮食口述项目的编辑方案……希望到月底可以跟你们分享更多进展。 为了做「在地厨房」的回顾,我给 11
15 min read
04
May
1000小食报 #37 一人编辑部,不只有一个人

1000小食报 #37 一人编辑部,不只有一个人

假期好!这里依然是《1000小食报》的一人编辑部。 继二月通讯后,三月四月接连筹备了三期「在地厨房」,举行了 4 场线下体验后,回过神来已经到初夏。今天发出这封春季通讯,一来是想分享自己在这个充满劳作感的季节里的一些微小感受,二来是回顾1000小食计划在今年春天的「播种」进展。 去生活的现场 忙完五月以槐花为题的在地厨房,昨天让自己在房间好好「静止」
13 min read
27
Apr
1000小食报 #36 槐花之味:只有花开不会被阻拦

1000小食报 #36 槐花之味:只有花开不会被阻拦

这是临时加更的第五期「在地厨房」体验招募,时间定在 5 月 1 日下午,距离第四期「野菜在野」体验仅相隔一天——主要原因是花不等人,错过了就得等一年。 什么是「在地厨房」? 这是由专注本土饮食传播的「1000小食」发起的系列食谱体验项目。「在地」包含了在当季、
10 min read
19
Apr
1000小食报 #35 野菜在野:去土里挖菜,在山里开饭

1000小食报 #35 野菜在野:去土里挖菜,在山里开饭

写在前面: 本周的《1000小食报》原计划继续新一期「在地厨房」的招募(见下文)——但没有想到,周日先在自己的公众号发布信息后,昨天 12 个体验名额就基本都报满了。 但还是想跟小报读者来分享这期体验设计的出发点和合作伙伴——位于北京密云区山里的「Hobo农场」。跟 Hobo 团队一起来筹备这场体验的过程,自己还获得了一种久违的,在一个团队里工作的感受!
11 min read
12
Apr
1000小食报 #34 人生的奶油是花费时间和努力完成的事

1000小食报 #34 人生的奶油是花费时间和努力完成的事

当你花费了时间和努力,完成了那件难办的事情,它自然会成为人生的奶油啊! ——村上春树《奶油》 「人生的奶油」来自有天深夜在朋友圈刷到的一位朋友在上海写的隔离笔记。 过去一周的种种消息令人心蒙灰,疫情中的每个普通人都在为食物而劳累。朋友分享的这则笔记里提到小时候母亲在厨房传授的食谱,在异乡合租时与室友分享的食物,最忙碌的工作期间做饭带给他的放松效果,以及现在作为上海疫情中的在场者,自己会将做饭的食材用量减半……从日常回忆到无常,他想分享最终在咽下食物时对人生新的理解——这则笔记成为近来最让我感到平静的一则个体叙述。 如果你也在上海,想跟我聊聊食物,可以给我回信。
17 min read
06
Apr
1000小食报 #33 从0到3,我才觉得「在地厨房」真的落地了

1000小食报 #33 从0到3,我才觉得「在地厨房」真的落地了

在清明假期,第三期在地厨房「米有时节:与百年粿铺的手艺对话」圆满落地。两晚一共有 19 位朋友来到现场亲手制作了有自己印记的清明粿。 从第一期做福州芋泥、第二期的山西手擀面,再到新一期的福州清明粿——要问这次与以往感受最不一样的地方,是直到这期我才觉得「在地厨房」真的落地了。 图:第三期「在地厨房」体验现场 过去三期主题
12 min read
29
Mar
1000小食报 #32 米有时节:与百年粿铺的手艺对话

1000小食报 #32 米有时节:与百年粿铺的手艺对话

这是由「1000小食」发起的第三期「在地厨房」体验招募: 什么是「在地厨房」? 这是由专注本土饮食传播的「1000小食」发起的系列食谱体验项目:通过编写每月一期的本土食谱、策划当月体验活动,让儿童和成年人都可以在亲手制作食物的过程中,修复每个人与自然、与生活、与我们自己的关系,也寻找我们在当下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答案。 这也是「在地厨房」首次联合本土饮食品牌—
9 min read
15
Mar
1000小食报 #31 车前草真的就在车跟前

1000小食报 #31 车前草真的就在车跟前

最近一头扎进了野菜季,上周在朋友圈和即刻动态里发起了家乡野菜征集,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话题成了一个勾起记忆的引子,也由此知道了许多闻所未闻的野菜叫法和吃法。我将 50 多条来自各地朋友的留言回复整理成链接中的文档: 这是一个已经开放编辑权限的文档,欢迎小报的读者来分享在你的家乡常吃的野菜以及野菜的做法。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,你可以浏览一遍所有留言,应该也能勾勒出一幅野菜饮食地图了! 在许多从没听过的野菜名字中,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命名规则:比如有很多 AAB 结构的野菜名,像婆婆丁、曲曲草、马马菜、
17 min read
08
Mar
1000小食报 #30 野菜不能没有野

1000小食报 #30 野菜不能没有野

上周日刚刚结束了第二期「在地厨房」手擀面的第二场体验,今天紧接着在跟下一期合作食谱的福州老字号粿铺接班人通话,细致地询问家族四代人的传承故事,还有他对粿的味觉记忆。这周着手测试粿的食谱,预计在三月底将开放这一期的体验招募。 定下今年「在地厨房」的 12 期主题,每月展开食谱调研,我也给建立了另一种时间秩序。在这个项目的计划中,我这样来定义「在地厨房」的食谱属性,把「
11 min read